产业

人工智能赋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

从人体数字工程到5G应用场景开发,从应急救援到金融风险防控……正在南宁举行的第一届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峰会上,来自中国以及东盟国家和地区的与会代表认为,人工智能将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赋能。


赋能一:“数字经济”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带来新增长点


入秋之后,泰国果园中火龙果的生长状态、使用的杀虫剂品牌和用量等均在河南郑州新鲜瓜果连锁店企业主赵永强的视线中。“我在泰国的果园中安装了摄像头,可以通过数据传输的方式看到即时影像,同时用手机App和微商平台进行点对点销售,最大限度降低了风险,并将果品在其口感最好的时候送到客户家中。”


中国已连续10年保持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2019年上半年,东盟首次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贸易额达2918.5亿美元,同比增长4.2%;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2000亿美元,为促进区域内各国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徐毅认为,中国—东盟自贸区从农产品“早期收获”到“货物贸易”,发展到如今的“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图景的呈现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价值、品牌影响力和体验度,带给自贸区更加稳定的经济增长前景。


赋能二:开放的信息交流平台为金融与实体经济“精准对接”提供重要渠道


科技应用场景、信息披露平台和大数据算法,这是应对金融风险的“三大科技支柱”。如今金融科技场景正在被广泛应用,信息披露的快速、透明、便捷、公正对防范金融风险十分重要。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开放的信息交流平台,可为中国—东盟自贸区范围内金融与实体经济“精准对接”提供重要渠道。新华社副社长刘正荣在此间表示:“中国—东盟金融信息服务平台正式运行,将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华丝路’信息平台联通起来,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东盟企业‘走进来’提供金融资讯、数据、行情、分析咨询等专业信息服务,不仅服务中国与东盟的商贸发展,而且服务中国与东盟的人文交流。”


赋能三:“人体数字工程”为中国—东盟民众健康提供保障


口腔疾病、肝病、肺癌、心脏病……这些常年困扰患者的疾病,在“AI+医疗”发展的背景下,能够通过最为快捷的方式给予诊断、治疗。


曾参加中国—东盟国际口腔医学交流与合作论坛的国际牙科学院亚洲区主席How Kim Chuan表示,柬埔寨、老挝、缅甸等国家很希望与其他国家进行长久合作,尤其是共同开展口腔医学调查和引进口腔技术,但是也面临医生数量少、诊断设备少、诊疗设施水平低下等问题。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原副院长何成新认为,大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医疗场景中,可以通过更广泛的渠道让医生学到更先进的技术,让患者得到更加便捷的诊疗,这就是在为中国和东盟民众健康提供人工智能级别的“守护天使”。


来源: 新华网


社交媒体分享

推荐阅读

热评